莊子是戰國中期思想家,哲學家,文學家,道家學派代表人物,與老子並稱“老莊”;其作品收錄於《莊子》一書,代表作有《逍遙遊》,《齊物論》,《養生主》等。
據傳莊子隱居南華山,唐玄宗天寶初年,被詔封為“南華真人”,《莊子》一書亦因之被奉為《南華真經》。
下麵來看看其中的“田子方篇”:
1.楚王與凡君坐;少焉,楚王左右曰:凡亡者三
楚王與凡君坐,少焉:楚文王接見“凡國國君”,坐在一起,設宴招待。
少焉,楚王左右曰,凡亡者三:不一會兒,楚王的近臣,就一而再的使用亡國一詞, 暗示“凡國”早晚投入楚王懷抱。
2.凡君曰:凡之亡也,不足以喪吾存
“凡國”國君看透了“楚王”野心,說:“凡國”將來的滅亡,不足以喪失我現在的存在;將來是將來,至少我現在國家還在;意思就是你們未必拿得下我。
3.夫凡之亡不足以喪吾存,則楚之存不足以存存
夫凡之亡不足以喪吾存:既然“凡國”將來滅亡,不足以喪失我“現在”確確實實的存在。
則楚之存不足以存存 :那麽“楚國”現在的存在,也不足以確保其“將來”一直存在。
4.由是觀之,則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
由此看來,“凡國”現在沒有滅亡,而“楚國”將來也未必存在了;這句話確實是真理,世事無常;縱觀曆史,多少帝王將相已經成為過去。
“田子方”為人名,所以本篇以人名為篇;主要還是表現虛懷無為,隨應自然,不受外物束縛的思想。
莊子把“道和人”緊密結合在一起,使“道”成為人生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;他所關注的“道”是以人為核心,從人的生命,人的精神,人的心靈去闡釋“道”。
《莊子》和《周易》《老子》並稱為“三玄”,在哲學領域有較高研究價值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常常翻閱,使得心靈安靜下來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